唐琏

发布日期:2018-10-17字号:[ ]


    唐琏(1755年一1836年),字汝器,号介亭,别号栖云山人,因其书屋 名为松石斋,故又号松石老人,皋兰县人。二十岁丧偶,终身不复娶。二十 四岁跟刘一明学道,讲求长生术,并深入研究道教。认为:“德无常师,主 善为师,以是知师无定在,性善则是,听人之自得之也”(松石斋集》)。其 画师崔蒿斋,学画山水;书法师大劳山人和王柏崖,琴师王珊苔,医师刘 一明、复初老人。漫游北京、武昌、山东、张掖等地,寻师访友,凭吊名胜古 迹,“好游山水,登峰造极,步履如飞”(《皋兰县续志》)。从此开阔视野,增 进艺术修养,锻炼体魄。故精通诗、文、书、画、印、琴、医、道学等,集多种 技艺于一身,尤擅书画和医学。
    唐琏学书习画,非常刻苦,功力深厚,有意到笔随之妙。其学生曾言: “行年七十有余矣,且能日作蝇头千余字,勤勤忘倦”。
    乾隆后期,至甘肃名胜榆中栖云山修道,住持四十余年,道艺甚高。 经过长期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书画理论上有许多独到 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在书法方面..十分重视书道认为学书者要懂得文 字的源流,考究真、草、隶、篆、行诸书体的演变,不作媚世之书。在当时的 金城艺苑中与朱克敏齐名,被誉为“兰山二秀”,著有《松石斋印谱》等,作 品流传甚多。
    唐琏书法,古朴雅健,苍劲有力。楷书、行书和草书,“效法钟王,得其 神髓”;篆书“专学李斯,肖其古朴”,而更“独饶秀逸之气”。“尤善汉隶,特 精小楷”,书法体形特异,号为“童子体”。曾言“学书不贵形貌,筋骨精神 尚焉”。
    晚年,唐琏擅长书写草书多字文四条屏,其用笔老辣精到,章法和谐 有致,布局气贯日月,造型优美劲健,钤印款式完美,粗细变化协调,以画 人书而显灵动,浓淡墨色而显对立,线条曲直而流畅,充分体现唐琏本人 所具有的极好的艺术修养和极高的艺术造诣。
    唐琏论画主张“骨格清奇,笔意生动”。其画作《秋山萧寺图》,尺幅中 真有苍茫古秀、千岩万壑之势。《古木寒鸦图》,树身老状离奇,枝乱而整, 简而有趣,寒鸦数十,姿态横生。其它画点染云山,随意挥洒,水木清华, 生机盎漾,情趣横溢。清嘉庆时,国子监祭酒法式善对其所画《诗龛图》大 为赞赏,称“眼空黄鹤楼,心荡洞庭水”。唐琏的墨画和指墨画以山水、人 物为主,兼及小品和其他种类,其特点为:以书人画,讲究线条,浓淡相
间,枯润并施,虽以指画,但求通神,虚实有度,构图别致,气势雄伟,生动 自然,禅味十足,款式干练,钤印到位。
    唐琏除精工书画外,还以行医卖药自给,“淡饭充饥肠,读书务农 圃”,自己刻有一方“淡泊明志”图章。
    道光十五年(1835年)秋,撰《自立碑文》总结一生。次年十月,无疾而 终,年八十一岁,葬龙尾山。一生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其《证道录》记录研 究道教心得体会;《书画琐言》、《三十二书品》收其论述书画精义之作、教 授弟子书画讲义;《信手拈来》为其它文章及诗词铭赞;《松石斋印谱》为 所治印章拓片。由其弟子及地方人士温虚舟等人捐资刊刻。咸丰六年 (1856年),其孙唐俭集各书并附录王光晟《国朝画后续集》,编为《松石斋 集》四册一函行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