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谏

发布日期:2018-06-07信息来源:兰州市志第四十六卷《人物志》字号:[ ]


     黄谏(1403年一456年),字延臣,号卓庵,晚号兰坡,明兰县黄家园人。幼年就学于华林山华林寺。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学士。曾多次出使安南(今越南),撰有多部有关外交礼仪的著作。后被谪广州府判,讲学著述,发展当地文化,重视地方民俗。协同缮修永乐时郑和所修天后庙(天后,又称天妃、天上圣母,民间俗称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民情大悦,并亲撰《新建赤湾天妃庙后殿记》。黄谏留心饮啜水品,“尝作京师泉品,郊原玉泉第一,京城文华殿东大庖井第二”。在广州时,将广州城内泉、井、涧水质分为十等。其所写《广州水记》云:广州城内的九眼井为最佳(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越王井水质优良,结果历代广州地方官绅垄断了该井的使用,不准百姓染指。

     黄谏诗文俱佳,著有《书经集解》、《诗经集解》、《使南稿》、《从古正文》、《兰坡集》等著作,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其描写徐达在安定(今定西)大败元将王保保的史诗《铙歌鼓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内有“伊昔战定西,王师气百倍......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垒,兰州古金城,守将真雄伟”等句,气势磅礴,音韵铿锵,至今犹为人传诵。而《游五泉山》诗中,“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的清幽境界;“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的美丽风光;“明朝再拟同游赏,竹里行厨引涧泉”的高情逸致;以及《游山寺》中“乱山横峙水回萦,石洞深藏岁月更”的自然景色;“佛寺尚存金错落,宝珠常映日光明”的绚丽风物,体现了诗人潇洒、旷达的才人韵趣。

     黄谏所至,诗文自娱,兴文讲学,从游者甚众。谢世后,广州人建亭纪念。

     据《甘肃新通志·志余·轶事》载:“俗传(黄谏)质甚钝,得狐丹乃颖悟。狐失丹死,瘗于华林寺后,立石镌字曰黄氏狐氏之墓。或黄公妻姓狐而流俗附会云。然钦?然不可考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