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志书中人物传的编写质量

发布日期:2018-04-20字号:[ ]


    人物传记是古代志书中的重要内容,所占比重较大,大多要占五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占到二分之一以上。因为人物传记是一本志书的亮点,读者对它的关注度很高。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地以人贵,人以地传”, 人们往往以本地的人能入上一级官修的地方志,成为乡贤而著称为荣。

但是,综观如今出版的一些地方志,“人物”在篇幅上占到五分之一以上的可以说为数不多,大多在十分之一以下。也许有人会说,现代志书的篇目比古代多,所以,只能压缩人物传的篇幅。现代志书的篇目多,这确实是新情况,人物篇幅比较小尚可理解,但绝不能构成轻视人物传写作的理由。相反,志书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物传的写作。可是,一些已出版的新方志的人物传编写质量并不高,存在的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在:一、文章没有主题,缺少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二、模式单一,重生平简历,轻人物刻画;三、人物缺少血肉,个性特点不鲜明;四、反映人物生平不够完整、准确,只叙其功,不言其过,甚而至于将“过”当作“功”来写。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人物传的编写质量,我认为必须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要提炼文章主题

凡文章都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使全文首尾贯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个贯穿全文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题。作为独立成篇的人物传也不例外,同样有一个如何确立主题的问题。常见一些人物传通篇结构松散,只有一些生平简历,没有主要事迹,更没有文章中心,看后不得要领,更谈不上受到什么启迪、教益。要改正这个问题,唯有明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并让它体现在文章的主要段落中。

不过,人物传的主题不是可以先确立的,而是要从传主的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全面收集传主的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传主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包括又名)、字、号、生卒年、性别、籍贯、最高学历、最高职称,主要经历、主要事迹、主要荣誉和主要成果。全面收集传主的资料,并不是要全部写到传记里面去,而是为了全面理解人物的面貌,在考证、核实人物的资料全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然后针对其主要项目以及在本地影响最大的主要事迹(因为人物传不是人物字典,不需要面面俱到)加以思考,这个人物的主要事迹包括主要荣誉、成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他的什么本质精神?由此就能确立人物传的主题。每一个传主,都有他独特的精神品质,人物独特的精神品质就可作为传记的主题。

例如,笔者在写“孙也坪”这个人物时,首先查阅了以前地方上出版的内部资料中有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厅级检察员孙也坪的人物传记,发现那篇传纪写的只是他的一些生平经历,其中并无主要事迹。笔者觉得这样写法无血无肉,无异于一个空壳,对于后人没有什么启迪,于是就开始打听他在家乡的亲属,终于打听到他还有一个侄子在柏林村。后来我找到了孙也坪的侄子,向他做了详细的调查采访工作。他向我提供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孙也坪所作的悼词,并讲了他同伯父交往的所见所闻。经过对材料的甄别、筛选,终于从其主要事迹(侄子使用公家的车代他交油钱,教育侄子不要乱用公家的钱吃喝等)中提炼出孙也坪“廉洁从政,克己奉公”这个最大的亮点。主题确定了,文章就好写了,写出来就既有中心,又有具体事迹,显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就有看头和教育意义了。

 

二、要重视人物刻画

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志书的人物传写作,常见脸谱化、鉴定化,不重视描写人物的主要事迹,往往只叙写人物的生平履历,模式单一,忽略人物刻画的现实意义,人物缺少血肉,抽象语言偏多。究其因,恐怕是思想上不够重视,潜意识里存在怕麻烦的情绪,抱着任务观点、早日完成编志工作的想法,因而“捡到篮里便是菜”,写出人物的生平简历就算了,深入调查研究的功夫自然就下得少,人物无个性,面貌千篇一律就在所难免了。

要纠正此类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端正思想态度,重视对人物传记的写作。要采取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每写一个人物,做到基本情况清楚而准确,人物个性用事实说话。具体地说,可以采取打破格式化、脸谱化,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的写法,以充分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如《嘉靖江阴县志》卷十七列传第十二(中)同时写人物的“孝”,写赵铉,则是通过“寻母”的事件来刻画:元至正年间,以兵灾祖父、父亲皆被害,而母子在逃难途中失散十年。“大兵平伪吴后”,赵铉“归桑梓,语及母则涕下不能食”。“一日,辞所亲走吴越,三年历数十州,不获”。后来在绍兴旅馆中遇到卖牛的人,言及他母亲的事,才在昼锦坊里找到他的母亲,“抱母痛哭,奉舆以还”。

写吴凤,则是通过吴凤在母亲生前怎样侍奉母亲,母亲死后怎样守墓的事情来写的:尽管吴凤“年五十岁,居常食贫,卖糖以为业”,但他“晨出,见鬻饼者,出一大钱买之,纳诸怀中,急持而归。人问其故,曰:小人有母,愿以遗也。如是者不日不月,岁以为常。”“又尝置骨簪杂物货于市,有一恶少虐取之,凤不为较。或曰:汝何懦也?凤曰:设吾较之,恐骂及父母,辱也。”其母亡故后,吴凤向别人借了钱“敛衣时服”,并用“白楸之棺”下葬,“早晚佣作,尽力乃获偿。”每天早晨起来就到墓前跪拜,并且在墓前放了一只盥洗的盆,“进饼食如初,以母生前不洗面不食也”。又“伐树枝为屋,栖号墓侧,历十二寒暑,人见其若此,谓为孝也”。

吴凤之孝母,尤其是在其母亲死后守孝的行为近乎痴、傻,今天我们当然不会提倡,但志书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志书不厌其烦,选择其母生前与身后吴凤的几件典型事迹,刻画出吴凤不同于赵铉等人的孝的个性:赵铉的孝,感情真挚而可以仿效;而吴凤的孝特别是在其母死后的孝,近乎迂和怪诞而不能仿效。不过,赵铉、吴凤都是江阴乡下的平民百姓,县志却不以职务取人,而是尊重事实,注重人物和事迹的典型性,采取因人而异和用事实说话的写法,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发挥其对本地的作用和影响,显示了志书的价值取向,这倒是可以借鉴的。

 

三、要准确反映功过

常见一些地方志,里面的人物传写的人,都是正面人物,换言之正能量,而且都只有功而没有过,甚至有意拔高传主形象。尽管写传记的人明明知道所写的人既有功也有过,但就是只写其功不言其过,问他为何如此,则说:“写了他的缺点,他的后代看到了要不高兴的。”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我们说,纪实传真,才能有益后世。地方志中的传记要求反映人物生平完整,褒贬见于人物行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只有功而无过,即使伟大如毛泽东同志,也还有一个“三七开”(七分功三分过)的问题。问题是,地方志里的人物传,能不能写人的功和过?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问题是要把握好“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文过饰非,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功过分明,褒贬准确。就正面人物和历史人物而言,一般以写“功”为主,“过”为次。当然,“过”不足以道的,可以不写。

现在不少乡镇志、村志,写古代乡贤,基本上是沿用古代地方志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府志、县志等,还有就是旧史籍和宗谱上的资料,大多采用完全肯定的写法,其中不无溢美之词和人为拔高,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须知,近代以前,人物事迹能够入志的或上谱的,大多是统治阶层、地方上层的人士(官员、富商、地主、富农等),一般的老百姓如果无统治阶级可以利用的事迹,是几乎不可能入志的。至于修谱,你想,穷苦百姓平日缺吃少穿,衣食不周,哪还有余力编修家谱?所以,一般的地方志、旧史籍和宗谱,里面的人物传大多写的是统治阶级人物,无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无不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政治上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标准和要求。

比如,晚清时期南沙人严康保这个人物,是进入《民国江阴续志》的,志书是把他当做英雄人物写的。一是记载了他在咸丰七年(1857)带领当地百姓筑坝截江,“后涨田数十万亩”;二是记载了他在咸丰十年带领各路乡团与太平军作战,最后为太平军所杀的事迹:“五月二十二日,贼以白布缠头,冒乡团猝至香、镇两山间。康保出不意,竭力抵御,且战且退,以短视陷于坎,被贼长矛攒刺而死‥‥‥同治二年,奉旨入祀昭忠祠。”可见,志书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对用生命捍卫清王朝统治的死士是褒奖有加的,而我们的乡镇志和地方上的纪实史书,竟不加以分析、取舍,就将它翻译成白话文,照搬在志书、史书中了。而且, 将“陷于坎” 翻译成“不慎跌落沟穴”,这里在“陷于坎”之前加了一个“不慎”,这就看出编者对严康保跌落沟穴表示惋惜之情,而太平天国军队就成了“贼”, 严康保就成了抵抗“侵略”的英雄了。应该说,严康保带领群众筑坝截流,为围圩造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是了不起的,赞扬他这一壮举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应该的,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无疑是他的过,以歌功颂德性的文字赞扬他与太平军作战,这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说话,我认为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妥当的。

因此,对于历史资料,我们要作认真分析、鉴别、判断,不能不加分析、取舍而全盘照抄照搬。对有功也有过的历史人物,要坚持秉笔直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因功而掩其过,也不能因过而掩其功,要从人物的复杂性中对人物作出公允的评价,还人物以历史本来面目。

 

四、要重视细节描写

古今方志、史书中的人物传,其人物形象往往写得栩栩如生,性格突出,个性鲜明,这是因为作者借助了细节描写,才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反观现在的一些新编方志中,人物传传主形象的描写很多不如历史人物传记中的人物形象写得生动有味,显得干瘪乏味,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略了人物的细节描写。

何谓细节?细节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体现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大致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好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记住了一个细节,就记住了一个人。

比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上,司马迁写樊哙闯帐,就抓住樊哙的行动细节、神态细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带、拥、侧、撞、入、披、立、瞋、视”等一连串动词,将樊哙勇闯军帐的行动细节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神态细节,也生动地表现了樊哙英勇无畏的鲜明个性。细节描写大师司马迁正是通过典型细节包括语言细节来刻画樊哙,凸显了樊哙勇猛豪爽的个性特征,以及为保卫主子而不惜拼命的品质风貌,真可谓“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南宋词人刘辰翁语),这确实是十分中肯的评语。

由此可见,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就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就要借助细节描写的手法,用形象化的方法,如实的有选择性的生动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和历史背景,舍此,就无法使笔下人物栩栩如生的站在读者面前。

 

作者姓名:冯春法  

工作单位:张家港市金港镇史志办公室

联系方式:1801569693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